竞争价值主要产生于成本节约、产能扩大、产品质量提高和新产品开发,这些都是管理和技术创新的结果。
面对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双重困境,税收法定和预算民主便成了最佳的突破口。事实上,如果中国经济不再持续高增长,标榜中国不一样的呼声也终将失去生存土壤。
地方政府为了发展而进行的竞争的确存在,发展主义的政府也的确推动了经济增长,但这只是部分和次要原因。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韦森的《大转型》(2012年6月,中信出版社)一书,则给出了自己旗帜鲜明的答案──构建民主法治下良序的市场经济秩序。现行的《预算法》本质上是财政部门自导自演的组织法,未来要彻底把《预算法》修订成为 权责法,成为人大制衡和监督财政部门的法律。对于中国经济奇迹的根本原因,韦森教授对张五常的县级政府竞争说做出了商榷。知识分子要独立于权力、金钱和大众,起码要试图告诉人们历史上发生过什么、现在正发生着什么,而且要唤醒大众的工具理性。
其撰写的财经点评专栏曾获亚洲出版业协会2010年度最佳评论奖。来源:华尔街日报 进入专题: 大转型 。而据媒体报道,尽管位于中部的江西同样面临稳增长压力,但神华集团在江西九江投资超300亿元的火电厂及储煤基地项目,并未在此轮稳增长中获准放行。
6月14日,贵州省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处一工作人员表示,现在都来不及做规划,弄半年规划早没戏了,各个部门都在抓紧完善项目材料,该报国家批的报国家批,该省里面的省里也抓紧。现在不一样了,再搞天量贷款,通货膨胀那些马上就来了。机场建设方面,近两个月内先后有新疆石河子、甘肃庆阳、四川阿坝红原机场、重庆江北、陕西延安机场迁建等项目获批。发改委核准项目中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占主流,基建项目近期有所提速。
在同等条件的情况下,会向中西部倾斜。不同省份获批的项目数量,也基本上与年初各地对自身发展目标的定位相吻合。
据当地发改委统计,由于资金紧缺,停建缓建的铁公基类重大项目就有265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认为,从稳增长项目的选择上,和上次4万亿时差不多,都是以铁公基为主,只是规模和程度要小一点,新型产业项目多一点。不过与上一轮大张旗鼓的经济刺激政策不同,这次还是微调的性质,比如加快审批项目、增加贷款额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2012年广东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为9%左右。
受困资金问题一度停工的铁路项目也相继恢复。宏观政策转向稳增长,又让湖南看到了加大投资的机遇,发改委已初步拿出50个拟提前启动的重大项目名单。由于基建建设是政府对冲经济下滑的最快最直接工具,汪超认为在经济寻底阶段,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城市轨道交通、铁路等投资有望先行或在以前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力度。来源: 经济观察报 进入专题: 发改委 。
不过,山东省发改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山东今年获批的项目并不多,没有看到显著增长。安徽省推出的稳增长三十条中,同样提出了加大投资的要求,各地要优化投资结构,谋划和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
然而,熟悉江西的人士介绍,仅赣州一地近期就有100多个项目正在申报,4月中旬就请来国家42个部委逾百人对赣南苏区进行调研。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吴亚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没有在重大项目上放行这样的做法,确实是有一些前期工作比较成熟的才放行,这个做法与之前的4万亿有很大不同。
与保障房相关的棚户区改造计划也在5月初通过了审批。稳增长就是稳投资 从目前的审批节奏来看,发改委放行的还是属于十二五规划内的存量项目,但地方政府的稳增长热情是否会带来新的增量刺激计划,目前还未可知。铁公基占大头 5月2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提出了减轻企业税负,满足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启动一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大项目等措施。根据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研究员汪超的统计,截至5月底,国家发改委核准的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当于去年全年核准量的70%,获批规模较2011年明显提速。目前贵州正在运作的项目主要是交通、水利、基础设施、能源类,一方面争取国家支持,一方面自己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只是项目实施的力度是不同的。
中西部省份则更强调保持高速增长的进。据其介绍,国家发改委并没有统一要求,还是各地根据自己的省情来运作。
想要短期拉起来,只有靠这些。政府调控所能调动的资源也有很大不同,那时候可以调动1万亿的中央财政、4万亿的刺激计划。
其他中西部省份同样在进字上有所侧重,河南把持续求进作为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贵州2012年总基调则是稳中求进 提速转型。在张卓元看来,目前经济运行所面临的压力没有2008年时严重,但积累的问题却比上一次还要多。
稳增长释放出的投资机遇,正在成为地方政府积极争取的目标。并提出围绕主导产业,抓紧谋划一批新的重大项目,2012年全省新增重大项目储备规模5200亿元以上。根据铁道部招标债券募集说明书中显示,2011年末铁道部获得的银行意向授信规模超过2万亿元,而前4月投资不足2000亿,市场预计下半年银行对铁路建设信贷将明显放量。根据此前国家对钢铁行业产能的严厉调控,环渤海、长三角地区原则上不再布局新建钢铁基地,但此次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的建设,有望彻底改变东南沿海钢材供需矛盾。
而在今年发改委审批通过的1263个项目中,包括水电行业在内的公用事业行业项目占比高达78.8%。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铁隧道副总工程师王梦恕的预测,随着资金的落实,停工的铁路复工率已达到80%。
从短期来看,若政策有松动,会把一些之前未审批的项目拿出来进行审批。中西部受倾斜 从目前已经获批的项目来看,中西部获倾斜。
千亿级项目的批量放行,引发了市场关于新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的猜测。地域分类上,经济较发达的四大直辖市及广东省获批项目较少,主要项目集中在适合清洁能源建设的四川、云南、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同时,能够给经济发达地区提供更多支持的河北和山东等地区获批项目也较多。
5月份公布批准的清洁能源项目超过100个。在湖南省前不久召开的投资工作座谈会上,湖南省常务副省长于来山表示,稳增长就是稳投资,湖南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是发展不够,投资不够,项目不够。不过,随后这一猜测遭到发改委官员否认。据上述贵州省发改委工作人员证实,此次获批的项目还是去年底和今年初报上去的计划中的项目。
截至5月底,获批项目最多的为四川共76个项目,其次为云南72个、山东57个、河北53个、新疆51个、内蒙古50个、广东26个、北京为22个,天津、上海分别为9个、4个。4月中旬陕西石窑和贵州新华两家煤矿获批。
年初召开的广东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表示,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广东已走过了做大总量、赢得速度的阶段,高速增长已成为过去,平稳增长将常态化。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认为,中西部地区总体水平比东部落后,特别是基础设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完善重点项目推进工作机制,确保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过1300个,年度投资2000亿元以上。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对媒体表示,当前主要是针对保持合理的全社会投资规模,来稳定经济增长,不大可能再来一次大规模依靠政府主导的扩大投资来刺激经济增长。